近日,通用技术中国医药投资建立的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在央视《新闻联播》出镜,中药材趁鲜加工车间、种植基地精彩亮相!7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推出的系列报道【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介绍了内蒙古武川县曾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核心区域,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报道中提到,武川县发挥当地黄芪等中药材种植优势,推广滴灌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拓展精深加工,推动黄芪产业全链条升级。目前,全县黄芪种植面积约3万亩,产值突破1亿元。
通用技术集团党组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国务院扶贫办安排,自2012年起,定点帮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5亿元,先后选派15名挂职干部,在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等领域实施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为定点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已经连续6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好”的评价。
武川县是国内公认的中药材黄芪之乡,属于中药材黄芪道地产区,所产黄芪素有“正北芪”之称。定点帮扶武川县以来,通用技术集团结合自身医药产业优势和武川道地药材优势,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帮扶工作,在药材种植、产业链延伸、品牌培育、聚合资源上下功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432万元,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9万亩,农村合作社合作农户287户,全县1912位药农生活质量水平大幅提升,药食同源产品企业年产值逾3亿元。
突出特色精选产业方向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蒙药材,其中武川黄芪久负盛名。集团在谋划产业帮扶工作规划时,把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药种植、加工、仓储、贸易的全产业链优势,聚焦武川黄芪、黄芩等道地药材,帮助武川县打造中药材特色产业,实现主营业务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聚焦种植夯实产业基础
针对武川县中药材产业基础薄弱的情况,集团以“自主种植+合作种植+订单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培育道地药材产业带,推动武川中药材产业实现快速有序发展。
加工赋能注入产业动力
2018年,由集团所属中国医药在武川注册成立了当地首家集种植、产地初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取得药品生产GMP证书,2022年获批黄芪药食同源试点生产企业。2024年,内蒙通用中药有限公司从得胜沟乡搬迁至金三角产业园,厂房进一步改造升级,加工链条进一步拓展,药材就地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
科技助力优化产业能效
2024年援建中蒙药材科技小院,引入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科研团队从事病害防治、标准化种植,引领产业科学规范发展。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统筹做好过渡期后的各项帮扶工作,集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通用技术集团深化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三年规划(2025-2027年)》,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民生改善为根本,聚焦中药材产业、医疗、教育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实施“帮扶工作机制强化、中蒙药材产业提质、医疗教育民生双优”三项工程,力争三年内实现“机制长效合理、成效可感可及、品牌深入人心”的总体目标。
此外,通用技术集团还深入实施医疗帮扶和教育帮扶。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入实施“通用健康行”活动,打通基层百姓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通过结对共建、人才共育、健康共享推动县医院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有支撑”。设立“通用技术奖学金”“通用技术教育发展基金”,分别与两县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开设康养专业定向培养康养护理技术人才,打造“百个党支部帮扶百名留守儿童”帮扶品牌,援建“两园两校”(通用幼儿园、通用二幼、通用小学、通用中学)和200个智慧教室,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帮扶模式。
假冒国企违法违规线索举报 举报电话:010-81169487 举报信箱:jiamaoguoqi@gt.cn